孤立导体放电模型接近于MM模型放电。
如果孤立导体场强超过±35V,即可定义为“被孤立的导体”有潜在性的ESD失效风险。
如果导体表面场强超过±35V,则可说明接地系统必然存在问题。
如下图,在ANSI/ESD S20.20中就有说明需要按照MM去评估
PS:关键一点的是目前EMC现在都不承认有MM放电这个模型,早期是日本的一种说法。
本文由ESD圈收集整理分享,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sd0.com/why/150.html;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admin@esd0.com 删除。
=======================================
本站发布的文章以及附件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对本站的标准感兴趣,请前往对应的标准官方网站购买并得到授权。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admin@esd0.com 删除。
=======================================
本站发布的文章以及附件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对本站的标准感兴趣,请前往对应的标准官方网站购买并得到授权。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