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度(Luminosity)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即1m/m2。1勒[克斯]等于1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1m2面积上的光照度。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为标准,若倾斜照射则照度下降。
照度的计算
照度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比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等。
(一)利用系数法
1.利用系数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数(utilizationcoefficient)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与全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来表示,
即u=φe/nφ
利用系数u与下列因数有关:
1).与灯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线有关。
2).与灯具悬挂高度有关。悬挂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数也越高。
3).与房间的面积及形状有关。房间的面积越大,越接近于正方形,则由于直射光通越多,因
此利用系数也越高。
4).与墙壁、顶棚及地板的颜色和洁污情况有关。颜色越浅,表面越洁净,反射的光通越多,
因而利用系数也越高。
2.利用系数的确定
利用系数值应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及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来确定。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
用一个“室空间比”(roomcabinrate,缩写为RCR)的参数来表征。
如图8-12所示,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对于装设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具的房间,没有顶棚空间;而工作面为地面的房间,则无地板空间。
室空间比RCR=5hRC(l+b)/lb:
式中hRC–室空间高度;
l—房间的长度;
b–房间的宽度。
根据墙壁、顶棚的反射系数(参看表8-1)及室空间比RCR,就可以从相应的灯具利用系数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数。
3.按利用系数法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于灯具在使用期间,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渐降低,灯具也要陈旧脏污,被照场所的墙壁和顶棚也有污损的可能,从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减少,所以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平均照度时,应计入一个小于1的“减光系数”。因此工作面上实际的平均照度为
Eav=uKnφ/A
式中u____利用系数;
K____减光系数(亦称维护系数),参考值如表8-3所列;
n____灯的盏数;
φ____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
A____受照房间面积
照度测试值的基本单位为LUX,常用测试软件为DIALux,照明设计人员常用此软件对室内外的某一区域进行照度值的模拟测试,此测试值为光源最优状况下的理论值,由于灯具的反射器和光源等原因,理论值和实际测试值有一定区别。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admin@esd0.com 删除。
=======================================
本站发布的文章以及附件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使用;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后果请用户自负。
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
如果您对本站的标准感兴趣,请前往对应的标准官方网站购买并得到授权。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